返回

隆庆中兴

首页

第1776章 驿传血脉不容轻

要单独设立一个单位来管理驿传,将驿传事务从兵部车驾清吏司中独立出来,这点倒是得到了大员们的支持,现在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驿传体系,原本直接由兵部车驾清吏司管理的驿传体系独立出来,设立新的邮政总署,负责全面管理大明的邮驿制度。

朱载坖认为,以兵部左侍郎兼左通政提督邮政总署,之所以要加提督邮政总署左通政的衔,主要是考虑到邮政所负责的公文传递职责,实际上是和通政司有一部分重叠的,通政使司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呈状以闻。其官有使、左右通政、左右参议等。清朝沿明制,掌受各省题本、校阅送阁;有重大疑点并重要案件,与刑部、大理院豫议。

朱载坖很清楚,现在大明的驿传制度和公文管理制度是很粗疏的,朝廷整顿驿传,不仅仅是要打击冗滥,防止朝廷经费的滥用,更加重要的是提高朝廷的公文传递速度和保密性,现在大明虽然也由相应的制度,但是名捕严密,尤其是公文的传递速度,实在是令人无奈。

大明传递紧急公文的驿传叫做急递铺,是专门负责传递紧急军情、重要公文的系统,尤其是有关军务的塘报,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急递铺来传递的,和很多人想象的所谓六百里加急快马,朝廷的驿卒携带紧要文书,乘骑快马飞驰传递不同,很多时候,大明传递这些公文的办法是靠人力,学名十一路。

按照《大明律》规定,急递铺昼夜需行300里,全国共设急递铺一万四千余所,平均每10里设一铺,铺距误差不超过2里。全国约有铺兵五万人,每铺少则4人、多则10人。这些铺兵在传递公文的时候实行的是接力传递,按规定铺兵三刻跑完一铺,否则就要接受惩罚。

公文用防水油纸包裹,夹版固定,再用麻绳十字捆扎,确保磨擦不破,折动无痕。铺兵腰系铜铃、手持短矛,昼夜兼程。前铺闻铃声即出铺迎接,核对公文数量、检查封装,在回历上签字确认。重要公文使用长引隔眼排单,沿途各铺依次填写时间,防止伪造。

这样的效率实在是太低,而且铺兵也被视为苦差,成为州县胥吏盘剥百姓的重要手段,朱载坖认为,要提升公文传递的效率和速度,保证大明的公文顺利传递,仅仅依靠人力是不行的,要给这些铺兵配给牲畜,提高公文传递的速度。

大明现在最紧急的公文就是所谓的六百里加急,驿马系铜铃,昼夜兼程,风雨无阻,撞死人亦不负责。按照朝廷规定,重事给驿,常事入递,也就是重要的军情等公文,不通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