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急诊医生:从挽救市长千金开始

首页

第442章 如痴如醉

然后,便是胸腔探查。

“吸引器。”他喊了一声,旁边的人迅速出手,吸净胸腔积液。

接着便是探查胸腔粘连的情况,仔细分离粘连。

随后确认瘘的位置,评估食管和气管的受累范围以及周围组织炎症水肿程度。

众人望着方知砚的操作,如痴如醉。

旁边的麻醉师则是大气都不敢喘。

因为他的任务,很重。

方知砚抬头,示意他暂停单肺通气,短暂进行双肺通气。

接着,麻醉师经气管插管注入亚甲蓝稀释液,然后方知砚在胸前内观察食管侧。

等看到蓝色染料冒出,说明那个地方便是瘘口。

接着,方知砚就得分离瘘管周围的组织。

这是一系列十分复杂的操作。

首先得恢复单肺通气,接着利用手术刀,锐性分离瘘管周围的粘连,炎症组织还有瘢痕。

此刻的操作,对医生的要求极高。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建议使用达芬奇手术的原因。

因为机械臂的操作,精细到了极点。

可人的手臂,怎么跟机器比?

所以此刻,众人都是屏住呼吸,一丝不苟的盯着方知砚的动作。

方知砚的速度也很快。

他迅速结扎离断奇静脉弓,是术野获得更好的暴露。

接着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迷走神经,胸导管等重要结构。

刀稳稳当当地切开纵膈胸膜,方知砚着手通过止血钳止血,最后进入后纵膈之中。

整个过程,精细小心得好像端着装满水的杯子走山路一样。

杯子里的水不能有一滴洒下来。

可想而知,这对于人精细程度的要求究竟有多大。

但偏偏,方知砚做到了。

望着手术台上的情况,何东方一脸的感慨。

他摇了摇头,“不愧是方知砚啊,这手术,我做不了。”

“谁说不是呢?我也老了啊。”刘铭感慨着,他脸上的表情也十分复杂。

望着方知砚手术的过程,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感觉。

有这样的年轻医生,中医院何愁不兴?

他长叹了口气,但紧接着,眉头又是一皱。

不对,自己其实也没有老。

不能拿方知砚代表年轻医生,他只是一个个例罢了。

大部分的年轻医生,正老老实实地学习着,摸索着,进步着。

就自己带的那几个学生,还时不时地摇自己过去帮忙擦屁股呢。

像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