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武:我,修炼巅峰强娶长公主

首页

第649章 这才是法

就是这样。

你不愿,没人逼你;你愿意,律就记你一笔。

它不动人心,但它让人有命。

所以你以为你守住了疆土,可你的人都在往那边走。

你守的是空城,是废纸。

而秦国,只守那一纸律。

他们抓住的不是人,是人想活下去的执念,是人想有尊严、有归属、有话语权、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的欲望。

那不是兵可以压住的。

那是老百姓一口气的事。

你不给,他们就往给的地方走。

你不让他们活,他们就去找能让他们活的那条法。

所以你再喊忠、喊血、喊义、喊先王之志都没用。

百姓只会看,谁能管他们那三亩田,谁能让他们的儿子不当奴,谁能让他们女儿不被贩卖,谁能让他们种地得五成,谁能让他们签的文书不被撕、喊的冤不被压。

谁能做到,他们就跟谁走。

所以天下不是乱了。

天下是换了。

从前你说谁是君,谁是臣,谁是正统。

现在百姓说,我在哪儿吃饱,我就是哪儿的人。

操阅营在明溪设最后一座岗楼,为纪念此地转制之成,起名“再归门”。

门上不刻秦王之名、不写制号圣旨,只写十六字:

人能改过,法能包人。

愿守之者,皆归于秦。

讲律堂定此为“新世讲碑第一例”,抄录法条与人言并陈,列入新制教材第一册。

南属治理总署据此颁布新条:

所有归籍户、再归户、借籍户、观望户、缓转户,不论先后、出处、国别、背景,皆可同册入录,只要守律合法,皆为大秦之民。

王都收到此文,户部不批,兵部不言,礼部首言:“若不能如秦律包人,则我吴律自毁!”

吴王手抚诏书,未言语,只命人对外传一句:“愿我吴国子民,皆能得一口稳饭,一句管用的话!”

而那时候,吴国已不再是旧吴。

吴人不再靠祖宗,也不再信旧王。

他们在一纸纸律卷里,在一篇篇答卷中,在一场场讲堂上,在一页页清册中,在自己按下的每一个指印里,重写了身份。

他们,是自己选的国。

是秦。

不是因为旗子,不是因为谁喊得响。

是因为那一纸律、那一个册子、那一个吏员在夜里点灯,为他填下名字时,轻声说的一句话:

“从今天起,你也是有名有律之人!”

吴国明溪转制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