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武:我,修炼巅峰强娶长公主

首页

第665章 百姓请愿

别再说他们多苦,要讲他们多能干!”

“他们能做木工,能开井,能修房,能种田,能烧砖!”

“咱们不是在收乞丐,是在招才!”

“让他们自己去讲—讲他们有用!”

“讲他们能把这块地建设得比原来更好!”

“让老百姓知道,他们不是来抢饭的,是来做事的!”

“我们不是给饭吃,是给活干!”

“只要你能干,就能留下!”

“能干得好,就能变秦人!”

“这就是规矩!”

“这规矩,不分贵贱!”

“谁来都得按着来!”

“我们不要怜悯,不要可怜!”

“我们只要—人!”

“人心,归了我们,那十八国,再强也只是空壳!”

“而我们秦国—是活的!”

这天一早,东南五郡统一下发了一道简明的布告。

内容不过短短几行:“即日起,凡自十八国边地归附之人,若能安居两月、立功一事、守纪无过者,准入正籍,授民户!”

落款是东风军团事务署。

没有皇令,没有秦王之印,也无半句冠冕堂皇的套话,连“恩赐”两个字都没写。

这道布告张贴到各郡各村市坊门口不到一炷香时间,百姓便自行抄写了一百多份,贴满了墙壁、桥洞、街巷、粮仓、祠堂,甚至还有人刻在木牌上悬在自家门口,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民户接纳户”。

而归信营里,那些早就期盼入籍的“旧人”,更是在当天自发列队跪在营口,一个个递交血书,附上本名、故籍、愿望、誓言,有的写得词不达意,有的干脆就是一句“愿为秦人,勿逐我”。

营中负责登记的军吏眼眶都红了,一边登账一边抹泪,最后干脆将其中两封信贴在营门石柱上,上书:“愿者皆可为秦人!”

这五个字,被刻下来后挂在营门正上方。

那块木板很丑,灰色的老木头刮痕累累,裂口多处,用生铁钉挂上去时还歪了一边。

可就是这块板,成了所有人心里的旗。

它不是飘扬的战旗,是活着的希望。

香妃的人当天就将这件事写成了故事,用了最简单的文法,改名为《愿者为秦》,投稿到咸阳坊市说书台。

一个月之内,这段话传遍了边郡二十七座县城,百姓争相传抄,甚至有乡老主动捐木料,请工匠将这句话雕刻在村祠口。

“愿者为秦!”

这不只是一个允诺,它是一种新秩序的象征。

只要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