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许都城内,暗潮汹涌
父现归刘玄德麾下,届时自可投彼避祸。”
二人俱感此事可行。
至于金旋在刘备麾下干得咋样,似乎也不太重要。
但这也还是人少。
共事的人越多,风险越大,但成功率也就越高。
平日里,很多人自不敢行此为。
但曹操大概率既已亡命,三大宗族将领尚未归朝,哪还有比这更好的机会?
于是,他们又想拉拢更多的人。
“太医吉平,久侍帝侧,深知陛下苦厄与无奈,实乃真心向汉之臣。
若得他相助,更有利于将陛下带离皇宫,摆脱荀彧的监持。”
“不其侯伏完,乃伏皇后之父,其为辅国将军、屯骑校尉,亦有扶汉之心。若得其相助,必可助事成也。”
(注:历史上伏完208年去世,伏寿215年被曹操所杀。她所生的两个皇子被鸩杀,伏氏宗族一百多人被杀,十九人被流放。
演义中伏寿为曹操所骇,写信与伏完,请其杀曹操,曹操知道后杀伏完和伏氏一族。
历史上曹操杀伏寿理由多少有些牵强,据说也是因为反抗曹操的信件暴露,但不知为何拖了七八年,还是按演义中设定,此时伏完没死吧。)
金祎心忖,有伏完为援,事之成算,自可大增。
然如何以联伏完?
正可借太医吉平,于为皇后诊病之际,潜通消息,再由皇后联络伏完。
内有太医,皇后。
外有九卿、丞相府、辅国将军。
纵曹操在此,亦难逆此大势;
今操既不在,此事岂有不成之理?
金祎等人甚感其然。
而后开始着手准备。
而也是这时,曹丕于是夜,拜访荀彧府。
见到荀彧,曹丕泪水涟涟:
“荀先生,先生以为,家父莫非已……”
荀彧亦心有悲意,他担心曹操,也担心曹操万一死去,许都或成乱局。
而就算摆平内乱,他也担心这继承许都之人,再无向汉之志。
他的语气平静而从容:
“公子不必挂心,丞相吉人天相,自有神佑,必无大碍。”
“先生说的是。”
曹丕颔首,沉吟道:“然许都之局,恐藏危殆。近有多人,或明或暗,屡向我探问家父近况。”
荀彧神色微微一凛:“公子如何说?”
曹丕喉头哽咽一下:“无论何人相问,我都说父亲无事,但……悔之前番,刚听到父亲薨逝的消息时,情难自已,或被他人所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