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先师荀子
饱都成问题。
张负只是留人用了一顿早食就让他离开了。
陈平离开了张负家中,信是送到了,但他却无处可去。
不只是温饱成问题,他陈平的落脚之地都成问题。
只是心念一转,陈平觉得自己在张负家的言行该是很得体的,言谈举止包括学识都说的恰到好处,这个张负既能在东郡有着广阔人脉,必定也是见识长远。
他陈平的才学,张负定是看得出来的。
而后,陈平没有当即离开,而是向这里的家仆打听了起来。
始皇帝的车队在东郡边上停了两天,而后又一次启程前往峄山。
而就在始皇帝离开东郡之前,有一个消息传来,说是将来的潼关会招收能够教书的夫子。
始皇帝离开东郡之后,平阴县有一户人家正在举办丧事。
而巧合的是这户正在办丧事的人家,张负也认识。
陈平与张负在这户人家又一次见面了。
再一次见到陈平,张负上下打量他,低声道:“都说你在武阳县贫穷且不事劳作,却愿意在这里做丧事?”
陈平尴尬一笑。
张负与他继续攀谈起来,陈平觉得将来投效公子扶苏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并且皇帝的车队离开了,却留下了消息,公子扶苏要在潼关办书舍,需要有能够教书的夫子。
这件事也仅仅只是传闻,可能当时……张负觉得陈平要投效公子扶苏,不过是口无遮拦,但如今……从皇帝的车队中听到这个消息。
张负确实要好好考虑了。
再者说他心里确实有一块石头一直还未落地,那块石头便是那嫁了几次且守寡了几次的孙女。
张负想了又想,询问道:“你如今住在何处?”
闻言,陈平神色难堪,只好带着张负前往自己的住处。
陈平的住处甚至也说不上是住处,只是一间破屋子,这间屋子甚至连个木门都没有。
张负思量再三之后,拍了拍陈平的肩膀。
翌日,东郡就传出了一个消息,张负的孙女要嫁给陈平了。
张负的这个孙女出嫁好几次,却死了好几任丈夫,东郡的人家都不愿意娶,但陈平不在意,他很愿意娶。
在那场丧事结束的第三天,张负带着陈平回了三川郡的武阳县,并举行了婚事。
婚事结束之后的第二天,陈平就张负请武阳县的县令相助,引荐他去潼关教书。
张负很有家底,以前落魄且贫穷的陈平,在成婚之后,得到了丈人的相助,他有了一座像样的宅院,交游也更广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