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最后一位长辈
子扶苏建设的。”
张苍低声道:“当年公子为了建设这座桥,在西渭河的那间小屋守了一年……你看就是那间小屋,如今还在。”
顺着张苍的目光看去,叔孙通见到了那间屋子。
张苍道:“公子行事严于律己,你不觉得这种事迹正在改变着一些人吗,老师还在世的时候,我在稷下学宫见到你,你就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现在的你却为了那些孩子读不好书,愁得睡不好,吃不好。”
说的正是荀子还在世时,那时张苍就跟着荀子离开了稷下学宫。
叔孙通还记得那年,稷下学宫的很多学子与诸子名家都在准备逃亡,他们害怕秦军杀来,他们担心秦军会毁了稷下学宫的一切。
后来秦军真的来了,秦军赶走了稷下学宫的人,带走了稷下学宫的书。
叔孙通回想起当初,那时他见过在稷下学宫的荀子,只可惜他没有拜在荀子的门下,而是拜在了孔门。
叔孙通不想与张苍说,其实当初他在孔鲋门下求学,实则他也十分仰慕荀子,只可惜只能读荀子的书,却不能拜在荀子门下。
叔孙通半生求学,人到中年,费尽了心思到处交游凭借着苦学多年的才学,才能让孔鲋看一眼他,他才拜在孔鲋的门下。
“皇帝如此轻易就让章邯任西路军主将,难道不会猜疑丞相与太尉吗?”
张苍道:“你是担心公子?”
叔孙通颔首不语。
“你多虑了,现在的公子愿意为了北方战争倾尽渭南之力,将来公子为了建设国家也会拿出他的所有,有如此公子,皇帝一定是信任的。”
回到敬业县之后,叔孙通开始给公子高讲述那座祁连山,他说在周人时,周穆王曾带着春山宝玉见西王母,后来那里成了月氏人的养马地,而如今看来,公子扶苏是要将祁连雪山当作西北的屏障。
当秋雨再一次落下的时候,一位老人家乘着马车来到了咸阳。
这位老人家来咸阳时,是被人抬着病榻来的。
此人正是公子的大爷爷,嬴傒。
在咸阳宫的历代秦王牌位前,已有回光之兆的大爷爷一直看着其中一个牌位,扶苏看着父皇将牌位拿到了大爷爷的面前。
大爷爷看着这个牌位,眼中落下了泪水,他瞪着眼一直望着这个牌位不语,好似眼中充满了自责之情。
而这牌位正是大爷爷的父亲,秦孝文王。
扶苏一直站在不远处看着,大爷爷大概是觉得他没有做好这个儿子,他也许做过错事,也改正过错误,也自责与自大过,这似乎是每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