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百万富翁诞生记
在经历了1829年的伦敦证券市场大崩溃后,六年后的现在,证券投资者们的信心早已回归。现如今,这里缺的从来都不是钱,而是好的公司。
相较于证券交易所主流的铁路、航运和公共服务类公司,帝国出版的盈利结构透明、债务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的账面上甚至没有一笔用于“地权租赁”或“远洋保险”之类的重资产项,唯一能引起投资人讨论的,就只有它在电磁电报领域投资的那套尚未完全被世人理解的商业模型了。
但是,投资人仅存的这点疑虑也在金十字车站皇家窃案发生后大大缓解,因为他们在风险之外也看到了比风险更诱人的机遇。
因此,就是这样一家靠“写东西”和“发东西”挣钱的公司,居然可以在公布估值当天,收到的认购申请就已超过计划发行量的1.4倍。
根据罗斯柴尔德银行为帝国出版量身制定的上市计划,他们的首次公开发行将释放三万股面值5镑的普通股,认购价格为每股6镑10先令,总计募资约19.5万英镑,剩余股份则将以优先认购的方式定向配售给罗斯柴尔德银行和巴林银行等战略合作机构。
而在帝国出版上市首日,其股价便飙升至每股9镑,总市值逼近81万英镑。
虽然这市值依然比不上那些身为投资主流的重资产公司,大约只相当于一座中型煤炭公司五年总盈利的五倍,但是这依然不妨碍帝国出版的创始人们赚的盆满钵满。
而在这盆满钵满的名单里,最值得注意的,并非大仲马,因为他早就把自己那两千股优先股在舞会上用来向贵妇人们炫耀了。也不是迪斯雷利,这位正当红的保守党议员在党内酒会上故弄玄虚地对所有人说,他只持有象征性的份额,实际上已经早早把股票交给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信托管理。
真正稳坐其间的,是帝国出版集团董事会主席:亚瑟·黑斯廷斯爵士。
他手中所持股份为5000股创始普通股,不上市、不流通,但每股却享有三倍表决权。根据《帝国出版公司章程》,该类股份在公司创立十年内拥有优先否决权、董事会席位指定权。唯一不好的地方在于:三年内不得出售。
但是,这点坏处亚瑟自认为完全可以接受。
不同于那些热衷估值、翻倍、套利的人,亚瑟并不在意短期的账面收益。
他对每股六镑十先令的发行定价未置一词,也从不在乎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给他提供的套现退出路径。
但是,他不在乎股票价格,不代表埃尔德和达尔文不在乎。
酒馆里烟雾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