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武:我,修炼巅峰强娶长公主

首页

第551章 不再守

同一时刻,齐国军也已动至北线。

齐军惯于水战,但此次却反其道而行,主力为步骑混编,设三营横队,从黄滩以北强行越境,攻其三渡,渡点本为秦地兵水通粮之所,地势险要。

齐军不攻正面,而是突袭渡口以西十里“山栈小道”。

此处为归户与兵营之间小型粮仓交汇,常年无战,但秦浩早已在其上布设“渡后伏防”。

“伏防”不同于兵营,是军民混编、兵不为兵、民不为民的混合体,主讲“守”,不讲“杀”。

八月初三,齐军小队夜袭山栈,被“伏防营”截于半山,三处断道、五处落石、一道反弩。

战斗仅持续一炷香,秦方未死一人,齐军却丢一连百余,兵败山间。

东风军未扩战果,只设四面旗围山口,写一条令:“若再来,葬于此!”

齐军后撤三十里,不再逼近。

而在西南的大越线,局势最为复杂。

大越调集“旧南营”重兵一万,设“前引营”“中辎营”“后屯营”三线布置,配蛮部五寨骑军合围,行军如柱,外设藤牌,内设火槍,号称“裂秦之锋”。

秦地西南苦寒,山高路滑,大越主帅白玄本就以稳著称,此番行军慢如老牛,昼五里、夜二里,却日日筑营、夜夜设防,俨然一副持久战姿态。

张青松对此未言,但香妃的线却早一步送回关键一事。

大越此次“裂秦锋”之中,藏有西方教残余“圣火派”教众三十七人,皆化妆为蛮兵骑卒。

圣火派本为秦浩昔日所剿之教,教主已亡,四大神僧已死于三江口,如今余众竟转入大越军中,化兵为教,以战为复。

此事回报王府,张青松当即言:“不能容!”

秦浩点头,却未即刻下令剿灭,而是命白云飞亲自领“截影营”百人,绕山潜行,封其背道。

同时命赵应天率“破云军”七百人,于山南八十里设下三道埋伏。

第一伏击点为河谷入口,第二为山腹之间,第三则在南下之路最深处,峡谷折转处。

这一次,秦浩不再守。

而是出。

八月初七,大越“裂秦锋”压至秦地“三盘岭”前山口,尚未设营,白云飞先动。

夜袭,风疾,白云飞为先锋,一夜奔袭四十里,连破大越两道前营斥候,夜半冲营,直取后营粮帐。

破粮未尽,赵应天从南线突至,破蛮骑于山口。

三军交汇,三面合围,大越军未及反应,已成半困。

圣火教众欲起火毒反击,然被早伏于山口的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